鐵礦石具備金融屬性 鋼廠應警惕礦石價格過快上漲
2010-01-18 | 新華網(wǎng) | 9341瀏覽
目前天津港印度粉礦CIF期貨參考價格每噸已高達135美元左右,這比2009年3月每噸59.1美元的最低點高了一倍以上,而同期國內(nèi)鋼材價格僅有20%左右的漲幅。
為什么鋼材價格沒怎么回升而鐵礦石價格卻能如此飛漲?業(yè)內(nèi)人士分析認為,這是因為當前鐵礦石已不僅僅是一種普通的商品,它已具備一定的金融屬性,成為一些國際資本的炒作對象。
中國聯(lián)合鋼鐵網(wǎng)首席分析師馬忠普認為,在當前世界經(jīng)濟中,國際基金特別是美元基金,經(jīng)常炒作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,使其價格可以脫離供需關(guān)系和實際價值。當前鐵礦石也日漸成為國際資本的炒作對象,具有越來越強的金融屬性。
事實上,雖然中國鐵礦石需求旺盛,去年進口量高達6.28億噸,同比增長41.6%,但從全球鐵礦石供需關(guān)系看,當前鐵礦石供需形勢并不緊張,澳大利亞力拓、必和必拓、巴西淡水河谷等三大鐵礦石供應商甚至還在減產(chǎn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