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BDI】BDI今年初或穩(wěn)步上揚
2010-01-05 | 上海商報 | 9423瀏覽
12月24日,為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(BDI)2009年的最后一天公布日。而之前BDI指數連續(xù)下跌14天,在最后公布日沒有跌破3000點關口,報收于3005點,但也已經是今年10月底以來的低位,市場認為,主要是受到圣誕假期令船東和租家提早退出租船市場、進而導致租船成交量減少,而所有干散貨船市場將到今年1月4日重新啟動,并且市場普遍預計,今年1月份國際租船市場將會明顯復蘇。
一方面,圣誕節(jié)期間船東和租家提早退出租船市場令年末BDI跌勢不停臨近年底時分,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綜合運費指數(BDI)連跌15天,但出乎市場預料的是,在今年最后公布日(12月24日)并未跌破3000點關口,收在3005點,較前一交易日下跌18點,較年內高點下跌35.52%。圣誕假期令船東和租家提早退出租船市場,炒作散裝航運市場的投機性資金亦陸續(xù)出場,干散貨船市場成交清淡,船東承價乏力,因而導致BDI指數跌勢不停;不過,冬季煤炭基本裝載及鐵礦砂搶運需求仍在,因而使得BDI跌勢趨緩。倫敦租船經紀認為,由于圣誕假期租船成交量減少所致BDI持續(xù)走低,而在圣誕假期過后,租船市場將會重新復蘇,BDI指數也有望穩(wěn)步上揚。
另一方面,中國因素將在今年上半年全球干散貨海運市場發(fā)揮關鍵作用。
對于今年干散貨海運市場,業(yè)內專業(yè)人士認為,中國進口材料需求相對穩(wěn)中有升,而今年大西洋市場將是全球市況好壞的關鍵。在全球經濟環(huán)境惡劣的情況下,“中國因素”在今年上半年的干散貨海運市場發(fā)揮決定性作用,大西洋市場則在下半年顯著回暖,期內中國進口鐵礦砂量亦回落,大西洋和太平洋兩大市場正以更均衡的趨勢發(fā)展。另外倫敦船舶經紀稱,大西洋巴拿馬型船運費今年以全年高位作結,現貨市場船舶供求亦能維持平衡,由于今年初貨量穩(wěn)定,船東普遍不擔心運費會進一步下跌。該經紀表示,現時泛大西洋現貨日租金維持在30000美元,處于“健康”水平,情況較去年同期改善不少。(中華油脂網)
關注1月BDI指數或再次上漲帶來的機會
沿海散貨指數第四季度補漲,全年平均同比下降超過4成。我國發(fā)布的運費指數全部結束,最后一周沿海散貨運價指數CCBFI以環(huán)比上周下跌12.37%結束。全年看,我國沿海散貨運價指數CCBFI年末比年初上漲45.09%,其中,糧食運價上漲幅度最大,為133.59%,煤炭運價上漲60.78%,而金屬礦石則下跌13.39%。2009年CCBFI平均為1216點,比2008年的平均值2076點大幅度下跌41.43%,其中煤炭運價下降46.77%,糧食運價下降54.32%。從運行格局看,前10各月運價表現較為低迷,進入11月份,在多方因素的刺激之下,沿海運價出現大幅度上漲行情,最后一周有一定程度的回落。
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收復上半年失地后上漲5.22%。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全年收于996點,比年初上漲5.22%。區(qū)間漲幅最大的航線分別為地中海航線、歐洲航線和澳新航線,漲幅分別為51.11%、49.98%和20.25%,表現最差的當屬美國航線,美西和美東航線比年初分別下跌18.45%和15.94%。
2009年CCFI平均為881點,比2008年的1121點跌21.41%。雖然幅度相比干散貨和油運價格不是很大,但2009年全球集運行業(yè)較為慘淡,全行業(yè)巨虧成為事實。因為在價格下跌之外,全球貿易形勢不佳導致貨運量不足給集運行業(yè)造成了很大的沖擊。
2009年僅有長航油運和寧波海運略有超額收益,其余航運股均未超越滬深300指數。2009年滬深300指數上漲96.71%,而中海發(fā)展和中國遠洋上漲幅度分別為80%和89%,招商輪船漲幅最小,僅為49%。港股中,中海集運和中國遠洋漲幅明顯超越恒生指數。中國遠洋、中海發(fā)展和中海集運上半年走勢較好,我們認為這主要是對下半年航運市場逐步好轉的提前反映。鑒于航運需求的繼續(xù)回暖,2010年上半年主要航運股有望超越指數。
建議關注1月BDI指數再次上漲帶來的投資機會,此外,維持海峽股份“增持”評級。(騰訊財經)
鐵礦石價格上漲將使BDI指數止跌回穩(wěn)
由于需求低迷,被認為是國際貿易和國際經濟景氣程度晴雨表的波羅的海指數(BDI指數)近期急速回落,在短短半個月時間里,從4107點跌落至3005點,跌幅達到了26.8%。不過,由于最近幾天鐵礦石價格出現上漲,業(yè)內人士認為,這將使BDI指數止跌回穩(wěn)甚至可能出現反彈。
需求低迷制約海運費
“目前來看影響B(tài)DI指數的主要還是近期市場需求低迷的因素,雖然冬季一般來說是海運業(yè)的傳統(tǒng)旺季,但是12月里的圣誕節(jié)和元旦等節(jié)日對國際貿易也會產生一定影響,加上慣性因素,因此BDI從12月4日開始一路下跌。”中國航貿網分析師金正喜說,第四季度通常是干散貨市場的運輸旺季,BDI指數在經歷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低迷后,一般會在第四季度有不錯的反彈,今年也不出意外,BDI指數在11月19日創(chuàng)下了4661點的年內新高。
目前根據相關機構提供的最新數據,BDI指數12月24日收報3005點,這是兩個月來新低,相比12月初的高點跌落近27%。相比11月份的年內新高跌幅更是高達35%。
BDI指數是國際貿易和國際經濟的領先指標之一,是目前世界上衡量國際海運情況的權威指數,它集中反映了全球對鐵礦石、農產品和煤炭等初級商品的需求。
分析師認為,需求不旺從港口的擁塞程度上可見一斑。有外媒報道,截至上周末,在全球最大的煤炭出口終端澳大利亞的紐卡斯特港,至少有63艘船只在等待進行卸載作業(yè)。一些海外分析師認為,港口擁塞程度是影響短期內運費的主要因素。
鐵礦石上漲將受抑制
有意思的是,伴隨BDI指數的大跌,鐵礦石價格卻一度走高。最新數據顯示,天津港63.5%品位的印度粉礦CIF期貨參考價已高達每噸115美元至117美元,這比今年最低點的每噸59.1美元幾乎翻了一倍。
“鐵礦石價格受到國內鋼材價格企穩(wěn)的因素影響,近期出現了上漲,但是鐵礦石海上運輸時間較長,上述價格也是到岸價,目前海運費回落對鐵礦石價格的影響存在一定滯后,加之鐵礦石現貨價格雖然出現上漲,但是需求量和運量也將影響海運費的走勢。”一位業(yè)內人士告訴商報記者。
該人士還強調,如果不是近期鐵礦石價格上漲給市場帶來一定上漲預期,BDI指數最近的跌幅可能更大。
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,11月鐵礦石進口量同比增加57%,至5107萬噸,環(huán)比增加12.3%。今年1至11月累計進口鐵礦石5.6586億噸,同比增加38%。
該人士認為,由于11月份新一輪鐵礦石談判已經啟動,市場預期鐵礦石未來可能繼續(xù)上漲,因此當月的鐵礦石進口量增加,而實際需求可能并沒有那么多,這導致12月份以后鐵礦石的需求量相對有所減少,對運價有所抑制。不過金正喜也指出,海運費的影響因素很多,鐵礦石固然是重要參數,但是煤炭、農產品等干散貨的需求和運量等對其也有一定影響。
對于今年的市場走勢,中國遠洋董秘張永堅指出,盡管去年今年兩年運力呈過剩態(tài)勢,但中國已經由煤炭出口國變成進口國,煤炭海運運距正在加長,港口擁堵導致運力周轉減慢,市場將慢慢消化運力交付造成的壓力,“總體看,今年市場要好于今年。”